部落家訪

納米比亞的第一位院童 垃圾回收場裡的小女孩

口述/陳敏如院長  圖/納米比亞ACC

 

陳敏如院長,2009年到台北ACC擔任美編,2015年到納米比亞接任第一任雅鈴院長的職務,ACC在非洲東部設立的學校取名為圓通學校,西部則取名為圓覺學校,納米比亞的圓覺小學,是目前非洲西部第一間,也是唯一的一間圓覺小學。

 

第一位院童是從哪裡來的?
2016年初,納米比亞ACC至全國各地進行探訪尋問,找出需要接受協助的第一批孩子們,一開始是透過一位當地學校的校長,經由他的介紹了解到該區域內的狀況;7月的時候,經由消息得知有一戶人家的孩子急需協助,就立刻請他帶我們前往訪查,當抵達那一戶人的家裡時,卻只有見到媽媽,沒看到孩子的身影,媽媽說應該在垃圾場裡找食物。


這是一個院區人員從來不知道的區域,在一個賣場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垃圾回收場,在媽媽和熱心民眾的陪同下,院長、義工和社工一行5人就來到這裡,才剛進入口處時,就發現在垃圾場內的人們,紛紛露出緊張防衛的神情,但由於社工和當地人間的語言並不相通,便請媽媽協助溝通,況狀和氣氛才開始逐漸緩和下來。


當我們和媽媽正在開始尋找孩子的時候,剛好有一輛滿載的垃圾車回來,於是人潮開始聚集,從年紀很小的孩子到成年的大人,所有人一擁而上開始翻找食物和可用物資,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很難可以想像的到,竟然有著一群人在這個環境下生活。然後,突然有一個小女孩衝了過來,哭著抱住院長不放,而這一位就是那個媽媽的孩子,也就是我們要尋找的當事人。而讓院長感覺印象深刻的是,這位孩子哭著跑過來,第一時間不是去找媽媽,也不是找當地的社工,竟然是抱住一個與她不熟悉的亞洲人,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緣份」。這一位6歲的小女孩,因為家境的關係,沒辦法去上學,只能每天到垃圾場裡找食物過活,在經由媽媽的同意之下,隔天就立刻安排她到院區內生活,也成為納米比亞院區的第一位學生。

 

今年納米比亞當地政府的媒體-通訊部來採訪ACC院區,希望能透過報導和介紹,讓當地民眾更了解ACC對教育的努力貢獻,其中就有訪問到這一位女孩的媽媽,媽媽感動的說,她也想讓自己的孩子有機會可以改變人生,讓孩子未來的生活可以過的更好,但是在這樣垃圾場的環境裡,她連自己的生活都有問題,如何去照顧孩子呢?雖然不捨得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身邊,但必須把改變未來人生的機會,寄託在孩子和ACC的身上,才能讓她能活出和自己不一樣的全新人生。

 

小女孩的媽媽說:
「我一直深思,詢問我自己,有誰可以來幫助我和我的女兒?我還能為我的孩子做些什麼?我想盡辦法養活我的女兒,所以我決定來這裡。開始收集鋁罐、黃銅和銅線,以及其它可以賣錢的東西。我用這些錢來購買食物,因為付不起房租,所以隨意搭了篷子臨時住下,還好,上帝總會聽見我的禱告。


有一個機構來到這裡跟我們說,他們聽說這裡有孩子無法上學,我非常感謝我的禱告得到了回應,圓覺小學讓我的孩子接受教育。在現代社會中,大家都要接受教育,不然就會跟我一樣。我希望所有孩子及大人都有機會接受教育,因為如果沒接受教育,你不會溫飽。看到孩子們整天待在垃圾場是很痛苦的,他們本來應該要在學校上學的。現在我的孩子終於有機會…可以去上學念書,而不是和我一起待在這裡,最後跟我過一樣的生活。」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