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采風

「納米比亞」歷史傷痛的英雄日

文/納米比亞ACC  圖/龍鳳英、Jax Chu

 

↑納米比亞具有地標性建築的國家博物館 (Independence M useum),該博物館位於首都溫德和克市 (Windhoek) 的羅伯特穆加貝大街上

 

默默無名又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納米比亞(Republic of Namibia)非洲最後一個獨立的國家,近年越來越被關注的新興旅遊景點。自1990年獨立至今才三十年,而之前這沒沒無聞的地方,卻經歷二十世紀首場慘烈的種族滅絕事件;獨立之後,為紀念所有的革命英雄,訂定八月二十六日為英雄日,在聯合國被認定為納米比亞日,可見除了獨立紀念日(三月二十一日)以外,最被重視的節日。

 

全國慶祝活動會在不同地方舉行,通常是納米比亞北部重要的戰區,每年有數百人聚集一起,觀看總統為紀念解放軍的退伍軍人頒發榮譽勳章;而ACC院區所在的位置奧克漢賈鎮(Okahandja)是赫雷羅人(Herero俗稱牛角族)的大本營,英雄日當天,一群身材高挑的女人,穿著維多利亞風格長裙,鮮明飽和的紅色為底,服裝上縫製著蕾絲花邊與各種彩珠襯托,上半身穿著短版小外套或披著亮麗披肩;頭上戴著特殊造型的帽子,象徵著牛角。另一群男士們,身著英挺的軍裝,有些人帥氣騎著馬在前面領頭,後面跟隨著另一群人,以軍人正步行走的方式列隊前進,遊行隊伍有百公尺長,人數頗多,相較圍觀群眾卻寥寥無幾;這樣的景象打破我們對非洲既定印象,讓人誤以為回到八零年代的歐洲,或那個軍事單位在操演活動,其實這是英雄日其中之一的遊行活動。

 

赫雷羅人在十七、十八世紀時,從非洲東方遷移到非洲西部,傳統生活以牧牛為生,十九世紀後期,在德國殖民者統治下和赫雷羅牧民,因為土地、水源的爭議,以及白人移民對本地人口的法律歧視,引起衝突。1904到1908赫雷羅人和納瑪人聯合反抗德國人,造成種族大屠殺,德國人共屠殺十萬多名赫雷羅人、納馬人以及不明數量的薩恩人;在英雄日這天,紀念先祖慘烈史實的紀念日,據說他們的服飾受到十九世紀德國殖民的影響很深,經過一段時間漸漸演化而成他們的傳統服飾,而男士的服裝則仿效德國軍服,以代表過去歷史記憶與教訓。

 

2015年德國才承認這段血腥殖民史,2019年德國歸還遭屠殺原住民遺骨,及當時竊取的十五世紀古物石十字架,但德國政府並沒有正式為此事件道歉,雖然開始檢討這段黑歷史,但過程中還有許多應負起的道德和政治責任,雙方仍然在協商中。

 

歷史的傷痛無論多少賠償也無法抹滅,唯有以此為借鏡,不再重蹈覆轍;正如每年一次的紀念日,就是在提醒大家歷史的教訓,並非挑起仇恨情緒,而是學習如何放下才能解脫。佛陀教育大家,以大慈悲心化解恩恩怨怨,人生要用簡單的心境對待複雜人生,世事紛擾時光終是無言;寧靜來自於內心,千萬不要向外去追求,越追求苦惱就越多。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