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列車

看見愛 在流浪的旅程

文、圖/彭資凱
 

我是一位旅行者,在台灣從事科技產業約三年,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去旅行,這一趟看似無盡頭的目的已經持續了七百五十天,足跡遍佈百國六大洲,只因為我在拍攝收集各地孩子的笑容,微笑看世界。在出發之前,已經從網路、平面媒體得知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CC)發起人 慧禮法師在非洲助養了六千名孤兒,並已在馬拉威、賴索托、史瓦濟蘭(現已更名為史瓦帝尼)等陸續成立孤兒院兼圓通小學,在非洲可說是具有一定規模的慈善組織。

 

七個月前以埃及為出發點,南非為終點,自東非大縱谷走陸路沿途南下。與史瓦帝尼ACC的緣份說起來是一個因緣際會巧合,在我旅行第六百八十天時,連繫了家扶中心駐史瓦帝尼的Daniel,提出短期義工及想要拍攝小朋友畫面要求,他人那時在台灣,連繫了他同事Frank給我,有一天Frank問我要不要去史瓦帝尼ACC,就這樣牽起了與史國ACC的緣份。

 

來到了院區,認識新環境以及許多熱心的華人義工,有從事媒體業的沛晴師姐、紡織業的瑞俍師兄、學校退休的黃老師、陳老師、糕點業的淑玲媽媽、舞蹈編輯的蕭老師,他們都是受到慧禮法師感召,看到非洲可愛的孩子笑容所感化而暫時放下手邊一切,毅然決然來到史瓦帝尼ACC當職、義工。

 

誦經聲餘音繞樑 開啟晨之美

 

清晨四點半,天尚未亮,小朋友都已陸續起床,在佛堂外井然有序站好,魚貫脫鞋進入佛堂。當我踏進佛堂那一刻起,一尊玉石佛像豎立在我面前,被那莊嚴的氣氛給震懾住了,原因不外乎是旅行超過兩年,除了在亞洲的日本、中國、香港、台灣、泰國、緬甸、印度、斯里蘭卡、新加坡、馬來西亞拜訪不少佛教寺廟外,就再也沒有接觸到佛教寺廟了,而大多是基督教的教堂、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尤其這裡是非洲不是亞洲。當我回過神後,看見穿著袈裟的法師以及身披海青的院長依序進場,一種熟悉的感覺湧上心頭,雙手不由自主合十。

 

清晨五點半早課結束後,由於小呱(幼幼班孩子的暱稱)沒辦法與年紀較大的孩子去晨跑,院長媽媽為了不浪費瑣碎時間,帶領小呱晨讀《無量義經》,首先得教他們正確坐姿,接著院長媽媽念一句,小呱們念一句,一日復一日,朗朗上口的經聲迴盪在餐廳,而這就是一天的開始,晨之美。

六點半早餐結束短暫休息後,豐富的課程隨之展開。中高年級的小朋友開始接受正規基礎教育,以及由黃老師、陳老師、瑞俍師兄教授中文及佛法。而小呱們尚未達到就學年齡,則由法耘法師教授《弟子規》。由於旅行兩年,強烈感受台灣外交處處受到打壓,當我看到中華文化在非洲出現,遠至非洲無私奉獻的華人職、義工老師正在延續正體字教學,心中有難以名狀的感動。

 

下午的功夫課總是最受歡迎,在兩位來自河南少林寺的教練每日嚴謹的督導教學下,小朋友武術底子日積月累愈來愈深厚,其實強健體魄有益他們身心,另一方面更看見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弘揚非洲,不禁讚歎慧禮法師前瞻性的視野與胸襟。

 

木材 節省開支成就愛

 

目前史國ACC已收容一百一十位小朋友,三餐伙食、瓦斯水電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思及在林業發達的史國,廚房火爐可使用木材生火以節省開銷,這一切都要感謝一家林業工廠老闆願意讓我們免費去撿拾砍伐後剩下的木材。而一百多位小朋友一個月升火的木材到底要撿多少才夠呢?請教了KC師兄,大約需要兩部砂石車容量。一日,我們就在烈日下撿拾木材,嚴格說起來我們需要的是大樹幹,然而樹枝、樹葉燃燒時間效率太差只好捨而不用。我們在無情的烈日下到處找尋剩餘的木材、樹幹,這一切都是希望ACC的小朋友有熱呼呼的飯吃。

 

在史瓦帝尼ACC一個多月的義工生活,我可以強烈感受到ACC的願景,這是個融合非洲優良傳統、中華文化(正體中文及中華武術)與佛法的生命智慧來教養孩子的國度,培育院童能成為具智慧與慈悲的非洲新生代。走筆至此,由衷感謝慧禮法師及其他熱心奉獻的職、義工們,謝謝您們,阿彌陀佛!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